达川区人民医院

畅想“门诊会诊”
2012-06-20 10:11:00   来源:     作者:  点击:

探索医改——
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  
畅想“门诊会诊”
 
前段时间,一位好友的十岁小孩常流鼻血,走了三家医院,找了四个五官科医生,而四个医生的结论则不尽相同。其中一医生认为是患“腺样体增生”,无关紧要;一医生认为是患“脑膜脑膨突”,需作手术;另两医生则认为是患“鼻咽纤维血管瘤”,需立即介入治疗后手术。最终这位好友相信多数,选择在一家大医院确诊后作了手术。
面对这种现象,笔者思索,为什么不让“门诊会诊”推向常规化、制度化呢?为什么不让“门诊会诊”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有力利器呢?使医疗中的错诊、误诊、漏诊现象少发生,甚至不发生呢?
众所周知,医学是一门十分严谨而又充满神秘的学科。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,但笔者认为,医生更是一个科研工作者,一个探险工作者。没有哪一个医生针对一个病人敢说“包治”,因为治病如“探秘”,表面看是一个小病,却隐藏着大病;表面看是相同症状的病,却是完全相反的病。即使找准病因,用什么药,用多少量,何时服用,不同病人,体质不同,处方也不同。所以说“看病”如“探秘”,一不留神就会踏入深渊,误人性命。
 
 
医生对于疾病的认知是有限的,然而产生疾病的病因是无限的。当先进的医疗设备检测出病人的疾病时,医生还得寻找病因,对症下药。然而现实生活中时常有,无数的病人身体不适,跑遍了大小医院,用尽了各种先进设备检测,最后得出各项指标正常的结论。对此,许多医生认为病人是“无中生用”或者认为病人“精神有病”。其实不然,某些情况确实是他病了,医生由于自身业务素质有限,诊断不出来。因为人类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是远远不足的,尽管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,还有许多广阔的未知领域,需要我们去探索。
就算一个医生拥有足够的医学素养,但他也不一定能看准病因。因为医生“看病”如考生“答题”,再简单的问题,再聪明的学生,也不会总是考得满分。金无赤金,人无完人,有谁不犯错。医生也有七情六欲、爱恨情仇、喜怒哀乐,也有情绪高涨、情结低落的变化。所以难免不会“粗心大意”犯一些显见易见的错误。所以既然不可避免,那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如何降低犯错率,减少诊疗中漏诊、误诊、错诊等现象的发生,从而提高医疗质量。
当前“门诊会诊”流于形式,没有发挥其真正“疗效”。
近日,笔者走访了几家医院,这几家医院的“门诊会诊”大都流于形式,形同虚设。基本上就是一个医生的“一言堂”和“一锤子买卖”。
对于“门诊会诊”的定义,卫生部没有统一的规定。但多数医院都是这样定义:凡就诊三次不能确认或治疗无效、主诊医师应请上级医师会诊,病情复杂者要作为疑难病历提请讨论,并予以记录,上级医师签名。不提出会诊和讨论,延误病情或发生其他意外,追究个人和科室责任。
一个病人为治同一种病。挂三次同一个医生的号,有这种病人吗?我想不管是谁,如果这个医生没有减轻自己的痛苦,都不会去找他看第三次,都会另择良医。
另一原因是,多数门诊医生不愿“露短”。如果申请会诊,就会在同事面前“掉范”,在病人面前“掉价”,所以,一般医生不会请求会诊,都会选择“不懂装懂”,嘱咐患者“服用一段时间的药,隔几天后再来复诊。”这样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,或寻求其它途径解决。
古人云,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。笔者畅想,今后一个门诊病人就诊,可以选择按科别或专业组挂号,而不是挂某一个门诊医生的号,就是三个门诊医生对某一个病人负责。譬如当一个病人挂内科号,可以在这家医院选择三个不同职称的门诊内科医生看病,第一个低年资医生初步诊断,第二个中年资医生复查诊断,第三个高年资医生根据前两个医生的诊断判断并处方。如果出现不同诊断,三个医生应沟通后再处方。这样的门诊流程在今天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,实行确实比较困难。但人命大于天,再苦再难,我们也要尝试并坚持。

上一篇:我们就是要抢饭碗
下一篇:吸毒人员吞食打火机妄逃法 胃镜医生施妙手令美梦落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