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川区人民医院

驻耿石村调研报告
2012-07-18 12:25:00   来源:     作者:  点击:

驻耿石村调研报告
根据县委、县府“挂、包、帮”精神,和“万名党员干部走基层活动”通知, 2012年5月9日至5月16日,我院派遣三名干部驻进耿石村,通过调研,加深了对农业、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,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,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 
一、   工作开展情况
 
在耿石村一周的时间里。我们与当地村民一道起早摸黑,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取得了第一手材料。先后召开规模不等、范围不同的座谈会4次,深入9个社,21户村民家中进行走访,共与村干部11人、农民121人进行交谈,了解群众疾苦,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、生活状况,在调研过程中,为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,宣传党的“三农”政策,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现场接待群众上访23人次,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2件,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6件。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探讨,共同研究了耿石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。实地察看苗圃基地,去年10份在县农业办为耿石村筹集五万元价值的苗圃,各种育苗近 株,栽有    等三种经济作物,占地 亩,医院拟将为耿石村再争取筹集10万元资金,扩大规模,发展耿石村支柱产业。
 
二、   耿石村基本情况
 
耿石村距离达州市约70公里,由于路况较差,坐车到县城约2.5个小时。该村辖10个社,占地997.5亩,其中耕地600余亩。全村334户人家,1359人,其中289人在村,年龄在50岁上占90%,其余全部在外。村组干部  人,中共党员  人,人均  亩地。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,今年人均实际收入  元。
    耿石村属丘陵山脉地貌,地势较高,森林覆盖率达40%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。其中一、二、三、四社有大量的木材和毛竹资源;其中一、二、三、四社有大量的木材和毛竹资源五、六、十社盛产美国香梨,年产量达20余万斤。
村社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。
    (一)经济发展状况
1、经济结构比较单一,一麦一稻,以农为主。全村稻麦总产量 万斤,总产值  万元。
2、地势较高,农作物收成靠天。近年来几乎年年都有干旱,使该村粮食减产、减收达20%以上。
3、人均占有土地少,全村500亩土地,人均占用面积只有   亩。
4、养殖业零星分散,没有形成规模。生猪、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。
5、经济作物初具规模,如水果、烤烟、木材、观赏植物等,但未形成产业化。
6、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。每年该村在外打工人员达  人,占全村总人口的 %,据对21户调查,家庭收入  万元,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,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。劳务输出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苏锡常等地,主要从事建筑、工厂、建筑等,方式主要自发、松散的。
 (二)社会事业发展情况
2011年,耿石村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支持拨款在10社修建村委会办公室,村里未设有小学,儿童入学均到附近高坪小学和堡子镇上学;村里没有卫生站和医生,村民看病就医均到高坪和堡子镇。目前电话均已普及,电话使用率达90%,村里建有1座水厂,与    公用,但耿石村只有10村、9社、8社能正常用上了自来水。近年来,该村社会治安良好,没有大的不安定因素,但也存在小偷小摸现象,主要是偷鸡、偷鸭。大部分农户建起了新楼房。
 
三、存在的困难与问题
 
1、水力资源问题 我们调研发现,该村地势险峻,高低落差近800。有的社地势较高,如9社、10社,会受到干旱威胁,有的社地势较低,如3社、4社,会受到洪水侵害。各社均没有独立的蓄水库,根本不能满足农田的灌溉。通过我们对121名村民的走访,当地村民均有强烈的修建水库愿望,希望政府能给予资金支持。
2、公路畅通问题 在耿石村调研时,我们发现1234社与社之间目前还未通公路,村民“出门上下坡,雨天往下梭”,运送农副产品完全靠劳动力进行背、抬、扛,更为影响耿石村的经济、农业发展,有很好的自然资源产品运送不出去,村民修房造屋不能及时运回,严重阻碍了耿石村的发展。二是耿石村主要干道还有10来公里未硬化,待政府资金支持。
3、种、养殖问题 耿石村虽然幅员辽阔,但种植作物比较单一,主要以种植水稻、油菜、小麦等常种作物,水果、烤烟、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,均是“单打独斗”,各家各户家禽养殖数目较少,大部份是自产自销,基本无法成为家庭的一方经济来源。全村只有一户进行生猪养殖(约有生猪100头),一户进行梨树种植,(大约6亩果林)。
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村民思想保守,不愿投资搞副业,怕承担风险。二是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,造成留守妇女、儿童、老人增加,种田等力气活就落在这群弱势群体身上,无更多精力放在副业上面。
4生产积极性问题 近年来,通过农村税费改革、农业税减免等措施的实施,农民的负担确实得到减轻,农民得到了实惠。但村民对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不高。据对21户农户调查,21户农户对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等农作物和家禽养植的积极性普遍不高,我们认为,造成这种现象有三个,一是国家对水稻等农作物的收购价格低,导致村民无多大利润空间,所以不愿过多投入。以水稻例,在我们走访的21户农户中,亩产在1200斤左右的有4家,亩产在1000斤左右的有14家,亩产在800斤左右的有3家,平均亩产约为1006斤,而卖掉谷子后,他们除去化肥、种子钱后,平均每人每天为7元钱左右,二是农业风险的不可控性,加上农村保险很不健全,如果遇上特殊灾害,往往损失惨重。由于每年的洪涝及龙干旱灾害,致使农民积极性不高。三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多是子女外出打工收入,家里的水稻、生猪等多是自产自销,一般不对外销售,所以积极性不高。
5、计划生育问题
在耿石村调研期间,我们发现70后、80后拥有两个子女的家庭十分普遍,这些70后、80后大多数在外打工,没有人管理,对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也十分的模糊,也不知道进行如何进行优生优育和避孕,知道的人也不愿去作节育手术。
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原因:一方面是管理困难,外出务工人员,无法及时了解她们妇检、结扎情况;另一方面是观念落后,很多人思想顽固、封建,不愿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,东躲西藏,态度恶劣,认为作结育手术后对身体和性生活都有影响,所以不愿配合。
6、土地问题 在调查中,一是我们发现土地分配严重失衡,耿石村80后、90后的村民没有土地,有的一家4口人只有一亩多的耕地,土地分配严重失衡。
 二是土地荒芜现象严重。据统计,耿石村田荒芜达8%,而坡地荒芜则达17.8%。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曼延。我们认为,原因有二:一是现在空巢老人在减少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会随着子女远离村庄安家在城市,或到外地安享晚年生活。二是一部分老人渐渐丧失劳动力,三是没有新的“种田人”加入,队伍凋零。
 
四、对策与建议
 
1、水利我们建议一是在耿石村9社、10社等地理位置较高的社修建水库、堰塘储水,方便村民干旱时节灌溉;二是在耿石村9社、10社等地理位置较高的社深打水井,并在各家安装水管,引水到各户,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。三是建立抗旱、抗涝应急机制,和大型地质灾害防范措施。资金来源主是依靠国家政策拨付,二是村民自筹。
2、公路 一是硬化12社至破石村的公路,因为它们的接口处是金石乡的场镇,也是附近几个乡镇的货物集散地,同时又是达巴高速公路的接口,耿石村有6个社都在破石村赶场,我们建议政府出资尽快硬化1.2社通往金石乡的两条公路,彻底破解制约12社经济发展的瓶颈。二是争取政府资金尽快硬化村公路,使耿石村的经济作物能运得出去,先进的设备能运得进来,从而推动耿石村的发展。
资金来源,靠村民的集资是杯水车薪,只能依靠政府对贫困乡村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支持才能完成。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立项解决修路资金。
3、种、养殖业  我们争取到县农业办支持,现已种植5万元的苗圃采取,预计在2013年能投入到市场,同时我们争取县农业办予以技术支持,做好市场的宣传推广工作。如果效益好,将推广给更多的农户。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使更多的外出打工人员能够看到致富的希望。另一方面村干部要经常走访农户,鼓励他们带头致富共同建设好新农村。使全村感受到耿石村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和可喜变化。
4、积极性 我们认为,国家应对粮食实行区域保护性价格,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,诚然,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,现在粮食产量是大幅提高,国家现在不缺少粮食,但粮是国之根本,而农民则是中国最基层的最广泛的人群,如果大家都认为种植粮食无利可图,几十年过后,土地荒芜,全民从商,那将是另一种悲哀。二是加大对先进农机设备的推广,减轻村民的劳动强度。三是减免农机设备的使用油费,不能将农机设备的油费和公路上跑的汽车等同一样收取。这对农民不公平。四是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。
5、计划生育 政府采取各个村每天汇报尾数扫尾情况,从而督促扫尾工作抓紧落实;对于难点户,计划生育指导站配合村领导,采取突击行动,使其进行妇检、结扎;对于外出务工人员,由计划生育指导站牵头,村领导跟随外出进行妇检、结扎。另外还要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,做好思想政治工作。
6、土地 一、农村“包产到户”几十年了,土地分配问题一直没有搁在国家议事日程上来,我们认为,由于岁月的变迁,有的家庭土地过多,有的家庭寸土未得,这需要政府将土地纳入改革,重新划分土地。
 土地荒芜,这是一个全国都十分普遍的问题。我们认为,一是政策倾斜,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,给予农民各项政策倾斜。二是价格鼓励,国家要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,就得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,要让农民有利可图,觉得种植和以经商一样可以养家糊口,过上舒心的日子。三是宣传引导,树立成功典范。

上一篇:药学篇之百看不厌
下一篇:好人好事:实习生拾金不昧素质高